国家公务员

首页 > 国家公务员 > 阅读资料 > 行测 >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巧解朴素逻辑之顺序元素对应问题

深圳中公教育 2015-07-17 14:38:46 中公微信公众号在线咨询

公务员考试中,顺序元素对应问题是朴素逻辑中常考的一种题型,它是相对于单纯的元素对应问题而言的,它是指题干所给的多种元素之间是有一定的顺序的,这里的顺序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元素大小上有顺序,另一种是元素位置有顺序。中公教育指出,针对不同的顺序对应问题,可以应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一、不涉及对应的元素大小顺序问题

对于大小有顺序的元素问题,主要是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列不等式比较元素之间的大小即可。

例:质检部门对ABCDE五种不同品牌的32寸平板电视机进行检测,发现:A的耗电量低于B,B的耗电量不比C高,D的耗电量不如E低,E的耗电量不如B低,其中两种品牌电视机的耗电量是相同的。

以下论述肯定与以上事实不符的一项是:

A.B和C的耗电量相同 B.A和C的耗电量相同

C.A的耗电量低于D D.E的耗电量不如C高

答案:C。

中公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各种品牌电视机的耗电量关系如下:A

二、涉及元素对应的元素大小顺序问题

当题干涉及多种元素,多种元素之间有大小的比较,并且选项涉及元素之间的对应时,此时可以在列不等式的同时通过题干的表述将多种元素合并在一个不等式中来找到元素之间的对应。

例:甲、乙和丙,一位是山东人,一位是河南人,一位是湖北人。现在只知道:丙比湖北人年龄大,甲和河南人不同岁,河南人比乙年龄小。

由此可以推知:

A.甲不是湖北人 B.河南人比甲年龄小

C.河南人比山东人年龄大 D.湖北人年龄最小

答案:D。

中公解析:题干有两个条件涉及河南人,可以把河南人作为突破口。由题干可知,河南人不是甲,也不是乙,则只能是丙;根据题干可知丙>湖北人,而乙>河南人,而我们已经知道河南人就是丙,所以可以直接将两个不等式合并为乙>河南人(丙)>湖北人,所以此题选D。

三、元素位置顺序问题

当题干所给的元素之间涉及位置上的顺序时,可以按照题干的表述将所涉及的元素列于一条线上,那么元素之间的相邻位置即可一目了然。

例:在一条街的同一侧恰好连续并排着七所房子,每所房子住着一户人家。这七户人家主人的姓分别是:赵、钱、孙、李、周、吴和郑。这七户人家由西向东的排列符合以下条件:

(1)郑不住在这条街的最西边,也不住在最东边;

(2)赵住在从西向东数的第四家;

(3)孙与赵相邻;

(4)吴住在赵和孙以东,并且在钱以西。

如果李在赵西侧与赵相邻,则以下哪项不可能为真?

A.周和李相邻 B.周和郑相邻

C.吴和钱相邻 D.孙和吴相邻

答案:A。

相关推荐 : 2022公职考试课程 【广东省考】【深圳市考】【国考

其他有需要帮助的吗?欢迎进入2022公职考试咨询快捷通道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国家公务员<

招考信息

报考指导

阅读资料

方法技巧 行测 申论 面试 时事政治

考试题库

行测题库 申论题库 面试题库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