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与教学设计



无论是在教学资格面试还是教师招聘面试,考生均会在备课室里面待上那么一会——备课。大部分的考生就是拿到题目在闷头写教案,并不知道备课跟教学设计之间有怎样的联系,更不清楚什么是备课!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备课活动是教师的一项重要的教学工作,它要求教师必须熟悉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对教材非常的熟悉,了解自己所教授的对象,也就是必须要知道学生通过这节课能够学到什么知识或技能。它是教师上好一堂课的基础。
教学设计是备课的主要工作和成果转换的过程。其中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学目标的制定: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主要是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针对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完成。
第二,教学环境的设想: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大部分的课程均需要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和练习,同时也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而定。
第三,教学方式的设计: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式需要根据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本身的情况来设计;
第三,教学过程设计:在设计的过程当中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关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同时教学流程的设计要有层次性,问题的设置要有梯度,形成问题的链条。
第四,教学评价设计:教学评价能够比较好的体现一名教师的素质,所以在进行备课的过程当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对于某一个问题的预设回答,以便教师及时有效地给出评价。
那么从备课的层次上看教学设计,主要体现在:一是具体的教学对象与要求;二是对具体教学的系统设计。这两点均是在备课的基础之上完成的,所以说教学设计其实是备课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备课过程中,对教学的内容、学生情况等进行有效的分析,那么教学设计就有了依据。
然而,大部分考生对于教学设计所包含内容通过网络等方式均能很好的体现出来,可是往往忽略了备课过程中对于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的分析。从而导致在进行试讲的时候忽略了新课标里面“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这句话。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第一,加强对教材的科学分析:教师用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提示,但是里面的内容仅仅是起到一个参考的作用。最好的方式还是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学会如何分析教材,如何从教材当中提炼知识点,这样不至于在面试的时候碰到没有见过的内容一无所措。
第二,做好对学情的客观分析:虽然在面试的时候是陌生的教学,但是备课的时候根据所拿到的题目最好有一个预设,这样在进行设计问题和任务以及进行教学评价的时候,考生的语言和肢体动作能够比较好的体现出教师的基本素养。
第三,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例如自己的字体写的不好,那么要想办法用语言将板书转换成PPT。
总之,经过专业的练习,专业的指导,相信考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
中公讲师魏丕仰解析
注:本文章用于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版权为“中公教师考试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公教师考试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其他有需要帮助的吗?欢迎进入教师考试咨询快捷通道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