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公务员

首页 > 广东公务员 > 阅读资料 > 申论 >

2016年广东公务员考试备考:申论文章过渡段写法浅析,逢山开路 遇水搭桥

深圳中公教育 2016-04-01 22:37:17 中公微信公众号在线咨询

推荐:2016广东省考笔试课程

推荐:2016广东公务员公告

2016广东省公务员考试各地市笔试成绩查询入口汇总

很多考生在申论复习时都会遭遇“天花板”效应,集中体现在文章的写法没有特色、套路化严重。文章结构固化就需要通过创新来突破瓶颈,中公教育在此介绍一种申论文章过渡段的写法,帮助广大考生在结构层面找到文章的创新突破口,写出一篇新颖、深刻的考场佳文。

众所周知,申论文章的基本逻辑即:提出观点、论证观点、落实观点。出于难度考虑,绝大多数考生在文章中会以落实观点为主,即大篇幅的用对策作为分论 点。这种文章给考官带来严重的审美疲劳,影响了结构上的判分,如果在语言和内容上没有太多亮点,基本上被划分为三类文。侧重解决问题,即落实观点的文章新 意在哪里?可以从过渡段的写法上进行创新,即在开头提出观点和分论点侧重落实观点的中间用一个或多个过渡段“搭桥”,让文章观点与对策之间逻辑更加严*。 比如:

论点:勤俭节约要大处着眼,小处入手。

过渡段:大如政府的公共建设支出、三公经费等,一旦失察或者失管,造成的浪费将是巨大的;小如日常生活中的用水用电,积少成多,也会是惊人的数字。 勤俭节约既要“抓大”,用制度堵住政府浪费的源头,也要“抓小”,用习惯拧紧生活浪费的阀门。唯有大小齐抓,才能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共同为打造节约型社 会奠定基石。

文章如果写两个分论点,侧重解决问题的立意,过渡段可以用一组对立的词汇进行分析,比如城市文明既要基础设施当“面子”,又要文明素质做“里子”; 又如保障公共安全,管理制度是“硬件”,为民情怀是“软件”。直接分析两个词汇的关系,一般来说两个词汇的关系无外乎两种:相辅相成或者对立统一,前者强 调互相之间的促进作用,缺一不可;后者强调矛盾双方的此消彼长、相互牵制作用。以此类推,文章写三个分论点,处理方式类似,如道德建设中,传统文化是土 壤,价值体系是根茎,制度引领是枝干,土壤提供来源,根茎传递能量,枝干保障方向,如此一来,文章的脉络更加清晰。

学会用过渡段写作,这不仅符合申论文章更侧重考生的分析论证能力的考察趋势,而且能为申论文章核心观点开路搭桥,从而让重解决型(对策型)的文章也能熠熠生辉,中公教育希望以上内容对考生有所启发。

相关推荐 : 公职考试课程 【广东省考】【深圳市考】【国考

其他有需要帮助的吗?欢迎进入公职考试咨询快捷通道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广东公务员<

招考信息

报考指导

阅读资料

方法技巧 行测 申论 面试 时事政治

考试题库

行测题库 申论题库 面试题库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