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广东深圳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深度解读:共100题 难度较上年整体持平
2016深圳公务员考试于2016年1月16日落下帷幕,中公教育专家根据考生回忆,发现《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与往年一样,总题量依然为100题,五大专项包括公共基础知识、判断推理、数量关系、言语理解与表达和资料分析,题目整体难度与上年持平。
一、公共基础知识
2016年深圳公务员行测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题量跟往年一样,考查单选题20题,难度也与往年基本持平。考查学科依旧广泛,涉及政治、法律、经济、公文、管理、科技、文学等。同时,考查内容依旧沿袭了与当前党和国家最新的政策、战略规划,以及当前时政热点相结合的特点,例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开放二胎、互联网+等,对于考生对时政的关注和积累要求较高。同时,近两年深圳行测考试加大了对于深圳市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相关知识的考查,考生要加以重视。
【例题】2015年11月18日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要解决世界经济深层次问题,单纯靠货币刺激政策是不够的,必须下决心在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方面作更大努力,使“供给”体系更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一种寻求经济增长新动力的新思路
B.有利于加速消化过剩产能
C.改善人口结构和提高劳动力质量是其路径之一
D.其核心是提高供给总量
【中公教育作答】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降低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包括交易成本、各种税费、融资成本、社会保障成本等。这有利于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提高供给质量与效率、改善供给结构,最终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故本题答案选D。
(重要提示:本题目来源于网络或根据考生回忆还原,中公教育搜集整理)
二、判断推理
判断推理部分总题量为20题,题型稳定为图形推理、事件排序和判断与推理三种。
1.图形推理共5道题,全部是类比型图形推理,考点包括移动、叠加、封闭区域数等。
2.事件排序涉及知识面广泛,主要考查考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积累。
3.判断与推理包括必然性推理和可能性推理题目,同时涉及少量智力推理。
【例题】 (1)得到有效控制
(2)掌握病的流行规律和特点
(3)某传染病流行
(4)开发接种疫苗
(5)大规模调研和防治实践
A. 5-3-1-4-2 B. 3-2-5-4-1 C.3-5-2-4-1 D. 5-4-3-2-1
【中公教育作答】某传染病流行后,要经过大规模调研和防治实践,才能掌握病的流行规律和特点,再据此开发接种疫苗,最终使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即顺序应为3-5-2-4-1。故答案选C。
(重要提示:本题目来源于网络或根据考生回忆还原,中公教育搜集整理)
三、数量关系
本次深圳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数量关系部分总题量为15题,5道数字推理,10道数学运算。数字推理部分涉及等比数列变式、间隔组合数列等。数学运算题更加注重考查考生对运算方法和策略的运用。考查题型则以常规题型为主,包括几何问题、工程问题、比例问题、牛吃草问题、行程问题、盈亏问题、推理问题等。整体来说,数量关系部分难度与去年基本持平。
【例题】2,2,3,4,8,24,( )
A.160 B.176 C.192 D.256
【中公教育作答】2×2-1=3,2×3-2=4,3×4-4=8,4×8-8=24,8×24-16=(176),选B。
(重要提示:本题目来源于网络或根据考生回忆还原,中公教育搜集整理)
四、言语理解与表达
2016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总题量为30道,包括10道选词填空、10道语句表达、10道阅读理解言语理解与表达包括选词填空、片段阅读和语句表达。具体的考试特点如下:
1.选词填空主要考查实词、成语,另外还涉及熟语、关联词。其中,近义词辨析是基础,利用词语搭配、分析语境、找对应关系是核心方法。
2.语句表达只考查病句辨析和语句排序。病句主要从歧义、搭配不当、成分缺失或赘余等方面进行辨析;语句排序从首尾句、指代词、关联词等入手,采用排除法破题。
3.阅读理解主要考查了细节理解、主旨归纳。细节理解需要准备把握文段材料的细节信息,主旨归纳需要快速分析文段的关键和重要信息,同时了解迷惑性选项的设置套路,以不变应万变。
【例题】这几家百货公司不仅是美国零售领域的佼佼者,其电商业务也做得________。然而,在中国,这种线上线下通吃的情形却并不存在。中国的电子商务企业和传统零售企业之间隔着一座天堑——一个难落地,一个难上网。
A.声势浩大 B.有声有色 C.声势汹汹 D.绘声绘色
【中公教育作答】“声势浩大”“声势汹汹”二者均用来形容“声势”,且这两个词语为主谓式,通常只作谓语和定语,不作补语,排除A、C。“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描写得极其逼真,此处用来形容“电商业务”不恰当,排除D。故本题答案为B。
(重要提示:本题目来源于网络或根据考生回忆还原,中公教育搜集整理)
五、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部分总题量为15题。资料分析包括一篇文字型、一篇图形型和一篇表格型。重点考查增长率、增长量、比重和倍数等概念,要求考生具备快速查找数据、列式并进行准确计算的能力。
【材料节选】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国发[2012) 60号J要求,我国进行了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这次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 01 3年12月31日,普查时期资料为2 01 3年年度资料。普查对象是在我国境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有证照个体经营户。相关调查显示,2 01 3年末,全国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法人单位1085.7万个,比2 008年末(2 008年是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年份,下同)增加375.8万个;产业活动单位1303.5万个,增加417.1万个;有证照个体经营户3279. 1
万个,增加405.4万个。
从行业角度看,201 3年末,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法人单位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281.1万个,占25.9%;制造业225.3万个,占2 0.7%;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1 52万个,占1 4%.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有证照个体经营户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1642.7万个,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878.6万个,住宿和餐饮业240.8万个。
从单位性质看,2 01 3年末,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法人单位中,企业法人单位占75.6%,比2008年末提高了5.7个百分点;机关事业法人单位占9 6%,比2 008年末下降了3.9个百分点;社会团体和其他法人占14.8%,比2 008年末下降了1.8个百分点。
【例题】2008年末,列入上述资料所示的普查对象的数量合计为( )。
A.4072.1万 B.4845 .8万 C.4470.0万 D.5262.9万
【中公教育作答】由第一段可知,所求为(1085.7-375.8)+(1303.5-417.1)+(3279. 1-405.4)=4470万个,选C。
(重要提示:本题目来源于网络或根据考生回忆还原,中公教育搜集整理)
其他有需要帮助的吗?欢迎进入公职考试咨询快捷通道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