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广东药师基础知识:《中药一》120个知识点,95%的考点精髓【5】
距离2019年执业药师考试时间越来越近,你复习得怎么样了了? 执业中药师需要背的考点多,各科目之间联系紧密,我们掌握重点难点,中公研究院为大家整理好了《中药一》的120个知识点点,高达95%的考点精髓希望大家认真学习,掌握这些知识点,相信你的成绩会在药考大军中脱颖而出。
③缓和药性(麻黄、桂枝、升麻); ④矫味和消除副作用(马兜铃)。 |
||
38 | 油炙 | ①增强疗效(淫羊藿); ②利于粉碎,便于制剂和服用(豹骨、三七、蛤蚧)。 |
39 | 特殊炙法 | ①先炒药后加酒:五灵脂;②先炒药后喷醋:乳香、没药; ③先炒药后加盐水:车前子、知母。 |
40 | 明煅 | 白帆、牡蛎、石决明、石膏 |
41 | 煅淬 | 赭石、自然铜(醋淬);炉甘石(煅淬水飞) |
42 | 扣锅煅法(闷煅) | 血余炭 |
43 | 煅淬法常用的淬液 | 醋、酒、药汁、水等 |
44 |
蒸法 |
何首乌(黑豆汁蒸、增强补肝肾乌须发等作用),黄芩(黄 酒蒸、入血分),地黄(寒转温,苦转甜,清转补)、黄精 (除去麻味,补脾润肺益肾),人参(清蒸、大补元气)。 |
45 | 煮法 | 藤黄(豆腐煮、降毒),川乌、附子(水煮、双酯型乌头碱 水解,降毒),吴茱萸(甘草煎液煮、降毒,缓和燥性) |
46 | 燀法 | 苦杏仁、白扁豆(沸水煮,分离药用部位) |
47 | 其他炙法-发酵 | 六神曲 |
48 | 其他炙法-制霜 | 巴豆霜(降毒,缓和泻下);西瓜霜(芒硝-清热泻火) |
49 | 其他炙法-发芽 | 麦芽 |
50 | 其他炙法-煨法 | 豆蔻(麦麸煨、滑石粉煨、面裹煨:除油,固肠止泻) |
51 | 其他炙法-提净 | 朴硝(芒硝萝卜水煮,缓和咸寒,增效) |
52 | 其他炙法-水飞 | 朱砂、雄黄(减毒) |
53 | 贮藏条件 | 阴凉处:温度不超过 20℃;凉暗处:避光且温度不超过 20℃; 冷处:2℃-10℃;常温:10℃-30℃。 |
54 | 散剂 | 内服散剂应为细粉,儿科用及外用散剂应为最细粉 |
55 | 散剂水分 | 不得过 9% |
56 | 配研法 | 制备含有毒性药、贵重药或药物剂量小的散剂 |
57 |
表面活性剂 |
(1) 非离子型(如聚山梨酯[吐温]类、单甘油酯[司盘])。 (2) 离子型:①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脂肪醇硫酸(酯) 钠类、肥皂类];②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洁尔灭、新洁尔 灭);③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卵磷脂)。 |
58 |
表面活性剂的毒性 |
①阳离子型>阴离子型>非离子型 制剂中表面活性剂毒性:静脉给药>口服给药>外用制剂,非 离子型刺激性最小 |
59 | 乳剂不稳定现象 | 分层(可逆)、絮凝、转相、破裂(不可逆)、酸败 |
60 | 流浸膏与浸膏剂 |
流浸膏:指每 1ml 相当于饮片 1g |
浸膏剂:每 1g 相当于饮片 2~5g | ||
61 | 合剂 | 含糖量一般不高于 20%(g/ml) 合剂的单剂量灌装者称为口服液 |
62 | 糖浆剂 | 含蔗糖量应不低于 45%(g/ml) |
63 | 酊剂 | 除另有规定外,含有毒性药的酊剂,每 100ml 应相当于原饮 片 10g,其他酊剂,每 100ml 相当于原饮片 20g。 |
64 | 注射剂的附加剂 | (1)增溶剂(静脉注射慎用;椎管注射不得添加):聚山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