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考不够难?通过率太高?建议加大难度?

2019年法考已经完满结束,虽然主观题成绩已经公布,但是具体的通过人数及通过率数据官方还未给出。
值得一提的是,著名法学教授张明楷在近日一则采访中谈到,我国司法考试的通过率还是高了一点,主张应该加大难度。
张明楷教授认为检察官、法官并不是一个普通的职业,相反是个很神圣的职业,他们的地位应该很高。如果门槛越低的话,案件判决越容易出问题,会出现很多人不信任法律,不信任法官。法官人数少,权威性相对来说就会增高。
这一说法引起了热议,有网友认为以教授的行业地位,司法部或许真的会有所动作。有的网友评论:
@吃瓜群众郭雷雷:
没考过的都说这个老头坏透了,考过的都说这个教授有道理。
@老儒盐光:
个人浅见,应该提高的是法学教育的门槛。法学教育不是左手教材、右手法条就能开办的,正因为法学教育的低门槛,导致了相当一部分法学毕业生实际水平不足……
@法律小白不会注孤生:
我觉得通过率不高啊!现在需要更多的法律人啊!张明楷教授你的法考通过率太高,建议加大难度,提高法官入行门槛,让我震惊哦!
以下是采访视频文字整理:
1
▋ 主持人:就是1995年和后面一段时间,《法官法》和《检察官法》先后颁布实施。这个对于中国法律界的影响是什么?
▋ 张明楷:这个影响还是很大的,就是说你什么样的人可以当法官,什么样的人可以当检察官,你这个法官你就有了一个门槛。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当法官、检察官。就是当法官、检察官的人,他是要具备一定的条件,这个本身就很重要。
然后你有法官、检察官法之后,可以让一般人,他觉得法官、检察官职业不是一个很普通的职业,那是一个很神圣的职业。
哪个国家都有这样的法律。那么法官、检察官原本在社会中应当是被人信赖的,他们的地位应当很高,所以遇到争端的时候,我们说让法官去裁判。
法律裁判出来了,一审你觉得不满意,那你去上诉,上诉了之后,然后比如说终审判决了,你就必须服这个判决。但是要服这个判决的话,前提是法官和检察官,尤其是法官,他应当是素质很高,他的裁判应该是很妥当的。
你门槛越低的话,那就有些案件的判决肯定会出问题。你判决出问题的话,那就会让一般人不信赖法官,不信赖司法。一不信赖法官、不信任司法的话,那么司法的权威就动摇了,然后人们就不走法律的路径,于是就去上访。所以法官的权威越高的话,那么人们最终一定是相信法官的判决,而不是相信其他的决定。
最早的考试是律师资格考试,没有说法官检察官必须通过全国的这种司法考试。到2002年开始,不管你是当律师,还是当法官检察院,必须都参加国家司法考试。但是我觉得我们国家的司法考试的通过率还是高了一点。
2
▋ 主持人:现在的通过率是多少?
▋ 张明楷:具体我也不是很清楚,但是……可能将近30%。日本在60年代到90年代,上世纪1%的通过率。那么通过的人中,据说平均是考了5年,可能想到有的人考了10年才考过。
而且通过之后还要有…以前是两年的司法研修,到司法研修所,再进修、再实习,然后才再去做最基层的法官、检察官,然后从基层的做起,然后再慢慢……比如说有的到什么高等法院等等之类,这样的话他就积累了太多的经验。那么他这个司法(实践)就被国民信赖。
3
▋ 主持人:有必要把这个(司法考试)难度加大吗?把通过率降低?
▋ 张明楷:我是一直主张加大难度的,但是考生们总觉得怎么那么难呢?所有的考生都希望自己一次通过,或者一次通不过两次就通过。
但是我是觉得我们的司法考试相对来讲还是比较简单,而且法官、检察官没有必要有太多的人,就人不能太多。因为人太多了,他的权威性就降低了。不能有太多的人。当然你可以有很多的助理。法官多了权威性就降低了。
你说(如果)日本那个最高裁判所那么多法官,他觉得那么多人都能当法官,那还算什么?所以法官越少,他就觉得这个权威性就越高。我也觉得你要是法官太多,你人家也觉得你没什么了不起啊,那么多人都能当法官!
法官没有权威性,司法没有权威性。没有权威性,老百姓就不是走司法这条路去了,而是走别的路去了,这就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