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广东公务员申论技巧点拨:如何破解“二次概括句”难题
在申论考试中,许多考生经常会发现这样的问题,直接摘抄要点的难度并不大,但是二次概括句的提炼却不知道该如何下笔?往往会任意选择要点中的一句话放在前面,或者自己编写一句话,导致得分不高。申论归纳概括题要想拿到高分,就需要将材料的关键信息充分挖掘,要点的分层呈现体现出一定的逻辑,同时将相同要点的共性前置,而这其中,“二次概括句”的提炼便是重中之重。到底什么时候必须进行二次概括句的提炼?到底如何才能精准的提炼?中公教育通过此文给各位考生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享。
一、何时必须提炼“二次概括句”
1.关注题干中的特殊要求
一方面,考生在审题时一定要多多关注题干的不同问法。当发现中题干问法中出现“概括并说明”字眼时,暗含先对要点的关键信息进行概括提炼,再进行要点的展开说明;当题干中出现“体现在哪些方面”字眼时,提示要点的摘抄需要划分不同的层面,并将不同的层面提炼出来。例如:【2019陕西省考】“资料2讲述了李民在驻村工作期间得到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请归纳这种理解和支持体现在哪些方面?”题干的最后出现了“哪些方面”字眼,所以说明家人对李民的关心是多个层面的,需要在要点呈现中将不同层面表示清楚。
另一方面,考生还需要注重题干中的特殊要求。当要求中出现“重点突出”,说明除了抄写材料的要点之外,还要将其中关键的信息进行提炼;当出现“分类作答”,说明要点的呈现不止一个层面,需要分清层次进行概述;同时当题目的作答字数较多时,为了使要点的呈现更具有逻辑性,也建议考生在书写时将每个要点的关键信息提前。例如:【2019陕西省考】“概括改革开放以来,赵家村发生的主要变化”这道题目中,要求中出现了“概括性强”,这就说明需要将核心变化前置。
2.注重材料中的段落逻辑
当梳理材料时发现段落逻辑呈现“总分总”“总分”和“分总”的时候,需要将总结成分中的关键词前置;同时当材料的各个段落之间呈现出并列的逻辑关系,为了使得要点的呈现更加清晰,做好也将比较琐碎的要点中的关键信息前置。
二、如何精准提炼“二次概括句”
1.直接将要点中的关键词进行前置
当“找点”步骤进行完毕之后,可以将有含义的关键词,或者高频词、高档词直接进行前置。例如:【2021陕西省考B卷】中第二自然段的要点“以最快速度安排好各项工作;嘱托患者快速做好各项检查;医护人员迅速进行消杀工作;善意引导其他患者快速问诊后迅速离开”要点中多次呈现出“快”的高频词,所以前置要点可以概括为“反应迅速”。
2.多要点含义进行总结合并
当梳理完要点呈现出多层含义时,可以在每一层中选取一个涵盖词,再将涵盖词连词成句即可。例如:【2019陕西省考B卷】摘抄材料中的要点为“搭建合作平台,打造利益共同体,以强扶弱,兼顾公平效率,调整利益分配方式,缩小收入差距,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发挥标杆作用,推行以点带面发展模式,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分析可知要点一共两层,第一层的主要含义是“合作”,第二层的主要含义时“共富”,所以两个关键词连词成句之后,该要点的二次概括句可写为“合作共享共同富裕”。
3.结合政策素养体现综合概括能力
当要点呈现较为琐碎,且多为并列关系的关键词时,可以结合当下时政热点词进行自行编写。例如:当要点出现“修缮道路、通水来电、新建学校、修建基建”等词汇时,可以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二次概括;当要点出现“某地修缮了国道、省道、乡道”时,可二次概括为“完善路网建设”。
【小结】归根结底,“二次概括句”能够将材料中要点的逻辑体现的更加清晰,也更利于考官的阅卷和评分。所以希望各位考生将“二次概括”当做一种意识,要在平时的题目练习中多注重训练,前期可以简单用材料中的原词,后期再融入当下的热点词汇,同时尽可能保持每个要点的“二次概括句”字数相当,结构一致。最后,希望这些小技巧能够对大家的申论学习提供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