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史学双壁
史学双壁是史学界对司马迁所著《史记》和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的合称。其在中国史学著作里具有深远意义,同时也是常识类考题中的常考考点之一。
一、司马迁《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黄帝时代至西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且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
《史记》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
《史记》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有着独特的叙事艺术,非常注重对事件因果关系的更深层次的探究,综合前代的各种史书,成一家之言。纵向以十二本纪和十表为代表,叙写了西汉中期以前的各个历史时代,横向以八书、三十世家和七十列传为代表,统摄各个阶层、各个民族、各个领域和行业,形成纵横交错的舒适结构,因此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书中还包含了不少成语典故,如徙木立信、破釜沉舟等等。
二、司马光《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述了从周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事实。
该书编撰时,按时间先后叙次史事,往往用追叙和终言的手法,说明史事的前因后果,容易使人得到系统而明晰的印象。因书中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就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特别是可为统治者所借鉴,故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