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范文:同呼吸 共命运——打造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而生态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生态文明的核心是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树立敬畏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唯有如此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敬畏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应秉持的首要态度。自然是人类生存之本、发展之基。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创造了各种生物物种以及整个生态系统。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然而,过去的一段时间破坏自然生态的情况越加严重,但是这给人类带来巨大伤害,例如,对自然界气候变化多端,全球变暖,冰川融化。再如,澳大利亚一场大火摧毁巨多生物,美国流感导致上万人死亡,加拿大暴风雪让人们出行困难,城市进入紧急状态。如此这般不善待与自然的关系,必将受到自然规律疯狂的报复。尊重自然、敬畏自然是共生应有的态度。
顺应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工业化进程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也产生了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正是深刻认识到了人与自然的发展关系,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浙江湖州市安吉县余村考察时,以充满前瞻性的战略眼光,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阐明了人与自然相处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我们要把这种理念刻在脑子里,践行“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保障生态的前提下进行科学改造,与自然和谐共生。
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应承担的重要责任。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各地都在不断探索如何更好地保护环境、保护自然。浙江省治水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推进“五水共治”,为打好碧水保卫战递交的一张漂亮答卷,为美丽浙江享誉国内外提供了有力支撑;陕西省严格执行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和总体规划,加快建设综合智慧监控系统,建立“天地一体化”,当好秦岭生态卫士。可见,主动着手践行绿色发展、保护与生态修复,才能真正实现山水相连,花鸟相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人类对自然的任何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不可抗拒的规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仅要根植在意识中,更要落实到实践中,形成全社会、全世界的行为准则。只有做到知行合一,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起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
其他有需要帮助的吗?欢迎进入公职考试咨询快捷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