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中学)作文解析
作文给定资料如下:
“许多植物自身都有对自然界灵敏的反映,并且不断调整自身的生存状态,如干旱可让植物的根根植于泥土中,风力大的地区的植物长的更牢固,肥沃的土地上生长的植物往往材质松软,贫瘠的土地上生长的慢的植物常常材质坚硬,植物如此,人也一样。”写作要求是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1000字。
写文章两大问题,一是写什么,二是怎么写。立意就属于怎么写的部分。大部分同学是在写什么上出问题,文章跑题,导致得分不高。在材料作文中,写什么要根据材料来。在这个材料中,主体为植物,讲的是植物生长的环境不一样,导致植物生长的结果不一样。有同学看到材料中有植物“不断调整自己的生存状态”,于是作文写的是我们要善于调节自己;有同学看到植物生长的不同环境,于是写的是我们要善于选择合适的生长环境。这就是抓小放大,没有看到主要矛盾。
材料主要表达的是植物在艰苦的环境中,能够生长的更加出色。艰苦的环境代表什么呢?是挫折,是困难,是窘境。看到这一层之后,接下来选择角度切入。有同学仅仅站在普通人的角度,写的是“挫折使人”进步——这是不符合教资考试对考生的要求的。教资考试是选拔符合教师任职资格考生的考试,必然青睐于熟稔教育理论,能够从教师角度思考问题的人。因此,作文的最佳立意是,“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挫折教育”,从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理念角度,进行书写。下面按照该立意写出作文大纲,以作参考:
立意: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挫折教育。
分论点一:挫折是成功的垫脚石。
分论点二:挫折是精彩人生的调剂品。
分论点三:缺少挫折经历的人华而不实,更容易失败。
分论点四:教师要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做好挫折教育。
以上四个分论点可以任选两到三个分论点,扩展写出,每个分论点200~300字左右。加上开头与结尾,便能够符合字数要求。按照这个提纲写出,不会跑题,至少在作文上,不会拖综合素质的后腿了。
中公资深讲师蔡江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