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广东药师基础知识:《中药一》120个知识点,95%的考点精髓【1】
距离2019年执业药师考试时间越来越近,你复习得怎么样了了? 执业中药师需要背的考点多,各科目之间联系紧密,我们掌握重点难点,中公研究院为大家整理好了《中药一》的120个知识点点,高达95%的考点精髓希望大家认真学习,掌握这些知识点,相信你的成绩会在药考大军中脱颖而出。
1 |
《神农本草经》 | 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 | ||
《本草经集注》 | 首创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 | |||
《新修本草》 | 首创图文对照法,第一部官修本草,最早的药典 | |||
《纲目拾遗》 | 创古本草增收新药之冠 | |||
《经史证类备急本 草》 |
集宋以前本草之大成 | |||
2 |
辛味 | 能散、能行。多耗气伤阴,气虚阴亏者慎用 | ||
甘味 | 能补、能和、能缓。湿阻食积、中满气滞者慎用 | |||
酸味 | 能收、能涩。多收敛,邪气未尽者慎用 | |||
苦味 | 能泄、能燥、能坚(阴)。津液大伤及脾胃虚弱者不宜大量 用 |
|||
咸味 | 能软、能下 | |||
淡味 | 能渗、能利。阴虚津亏者慎用 | |||
3 |
佐药 |
佐助药: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 | ||
佐制药:消除君、臣药毒性或烈性的药物 | ||||
反佐药:与君药药性相反,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 ||||
4 | 寒凉药物 | 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 | 伤阳助寒 | |
5 | 温热药物 | 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 逆 |
伤阴助火 | |
6 |
七情 |
增效 | 相须(麻黄+桂枝,附子+干姜,石膏+知母) | |
相使(黄芪+茯苓,枸杞子+菊花,黄连+木香) | ||||
减毒 | 相畏(半夏畏生姜,甘遂畏大枣) | |||
相杀(生姜杀半夏、天南星毒) | ||||
减效 | 相恶(人参恶莱菔子,生姜恶黄芩) | |||
增毒 | 相反(十八反) | |||
7 |
对证功效 | 截疟、祛风湿、通鼻窍、蚀疣、利胆退黄、消痈排脓 | ||
对症功效 | 止痛、止血、止呕、平喘、止汗、涩肠、止泻、涩精止遗 | |||
8 |
四大怀药(河南) | 地黄、牛膝、山药、菊花 | ||
浙药 | 浙贝母、白术、延胡索、山茱萸、玄参、杭白芍、杭菊花、 杭麦冬(浙八味);温郁金、莪术 |
|||
云南 | 三七、木香、重楼、茯苓、萝芙木、诃子、草果、马钱子、 儿茶 |
|||
关药 | 人参、鹿茸、细辛、辽五味子、防风、关黄柏、刺五加、升 麻 |
|||
其他 | 西宁大黄;宁夏枸杞;秦艽、辽五味,关防风;福建泽泻; 山东阿胶;安徽宣城木瓜;江西枳壳 |
|||
9 |
皮类药物采收 | 春末夏初(环剥技术:杜仲、黄柏)。 | ||
花类 | 花盛开时(菊花、西红花);由黄变红(红花);花蕾(辛夷、 丁香、款冬、金银花、山银花、槐米) |
|||
10 | 发汗 | 玄参、续断、厚朴、杜仲、茯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