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

首页 > 教师资格 > 考试题库 >

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统考《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答案解析

2020-02-14 15:12:21 中公微信公众号在线咨询

2019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统考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文学的文体常识。骈文是魏晋以来产生的一种文体,又称骈俪文。骈文是与散文相对而言的。其主要特点是以四六句式为主,讲究对仗,因句式两两相对,犹如两马并驾齐驱,故被称为骈体。A项,《游褒禅山记》是一篇记述与议论相结合的散文,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B项,《始得西山宴游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一篇散文,为《永州八记》的第一篇。此文记叙了作者发现和宴游西山的经过,描写了西山的怪特,抒发了对怀才不遇愤懑和现实丑恶的无奈之情;C项,《论积贮疏》选自《汉书·食货志》,为贾谊呈给汉文帝刘恒的奏章。奏疏中,贾谊针对西汉初年在经济上所面临的严重危机,提出了要重视农业生产,以增加积贮的重要建议。题目中的“疏”,指分条陈述,作为一种文体,它是古代臣下向皇帝条陈自己对某事的意见的一种文件,也称“奏疏”或“奏议”;D项,《与朱元思书》是骈文中的写景名篇。该篇是吴均给朋友朱元思述说旅途中所见所闻所感的一封信的节选,题目虽为“书”,内容却突破了一般书信的格式,既用人的感受反衬出山水之美,也抒发了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故本题选择D项。

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于成语的掌握。A项,勾心斗角,出自杜牧的《阿房宫赋》(原作中为“钩心斗角”),原指宫室建筑结构的交错和精巧。后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B项,鸾,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凤凰一类的神鸟;凤,即凤凰,古代传说中的鸟王。飞鸾走凤,意为“疾走着的鸾,飞舞着的凤”,形容建筑物雕梁画栋,富丽堂皇;C项,美轮美奂(轮,高大;奂,众多),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D项,筑室道谋,意思是说盖房子的时候随便向过路的人请教,那是肯定盖不好的。后用以比喻无主见,盲目地征询意见,人多言杂,办不成事。该成语并不用于形容建筑。故本题选择D项。

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于课标内容的理解与把握。关于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了以下6条内容:1.发挥语文课程的独特功能,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发展;2.充分理解学习任务群的特点,处理好学习任务群之间的关系;3.创设综合性学习情境,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4.整体把握必修和选修课程,加强课程之间的衔接和统整;5.探索信息化背景下教与学习方式的转变;6.提高课程开发与设计的能力,实现教师与课程同步发展。本题主要针对第2条内容展开。

A项,对应课标“教学中应统筹考虑各个学习任务群的特点,要明确不同学习任务群的定位和功能”;B项,课标中明确提到“教师可根据学习任务群的特点、学生的学习程度,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教学风格,有规划、创造性地实施教学”,可见教师在教学学习任务群时,有较大的实施空间和相对灵活的处理方式。但选项中“重组或创造新的学习任务群”这一说法脱离了课标要求,也不切合教学实际。C项,每个任务群都有各自的学习目标与内容,彼此之间又渗透融合、衔接延伸。课标中内容。D项对应课标“要关注共同任务群在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课程中学习重点、呈现方式和深度广度的差异”故本题选择B项。

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常识的掌握。解题的关键在于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京味儿”与“剧本”,从选项中选取一部同为描写北京生活的戏剧作品。A项,《动物凶猛》为王朔创作的小说,小说故事以“文革”为背景,描写了北京市一个部队大院中一群少年人的成长过程。后被改编为电影作品《阳光灿烂的日子》。作品体裁与题干要求不符,故排除;B项,《呼兰河传》,是东北作家萧红创作的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小说,被茅盾称为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作者用舒展自如的巡视式艺术手法,以情感的起伏为脉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呼兰河畔的乡镇作传,为这个乡镇的风土人情,为各种各样人的生与死、欢乐与悲哀作传”。该作品体裁为小说,且故事围绕东北小城的生活展开,与题干要求不符,故排除;C项,《窝头会馆》创作于2012年,是北京人艺为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献礼的一部话剧。剧中通过窝头会馆中几户小老百姓的悲与欢、离与合、希望与绝望,展现了老北平各色人等的生活历程。该剧用北京语音、北京方言本色出演北京人、北京事、北京的历史及这座古老城市的变迁,具备“京味话剧”的特征,符合题干要求,当选;D项,《日出》是近代剧作家曹禺创作的戏剧。作品以交际花陈白露为中心人物,描写了20世纪30年代初期受到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恐慌影响下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都市里,代表腐朽势力的上层社会在黑暗中“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种种活动,和下层社会的悲惨生活。该剧集中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强烈的爱憎和迫切期待东方红日的心情。值得注意的是,该剧是以抗战前的天津社会为背景,并非展现北京的人与事,故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故本题选择C项。

5.【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的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解题时从“步行街”“商店”这一线索入手,依据题干要求选出“不合适的”一副对联即可。A项中“素以为绚花逊色,馨而且暖长生香”形容人的容貌,适用于化妆品店,不适用于水果店。B项适用于茶叶店。“竹无俗韵,茗有奇香。”人们常说竹解心虚,茶性清淡。竹被视为刚直谦恭的君子。同样诗人们也说“茶有君子性”,茶总是和精行俭德之人相类比。正因如此,茶竹结缘。C项,由对联中的“奇花异草”和“雅菊幽兰”可知,此对联适用于花店。D项,“琳琅满架”可知书品锦绣、繁多。适用于书店。故本题选择A项。

6.【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古诗中描写手法的掌握。“化静为动”是把静物显示出动态的一种表现手法。A项,“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出自王维的《山居秋暝》,其中月照松林是静态,清泉流溢是动态。动静结合,相得益彰;B项,“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出自杜牧的《秋夕》,其中上句写静,下句着意写动,动静结合,描绘出一幅深宫生活的图景;C项,“夕阳劝客登楼去,山色将秋绕郭来”出自黄景仁的《都门秋思》(其三),“美好的夕阳景象劝诱旅客登楼去观赏;山色萧条,悄悄地把一片秋意绕着城郭送过来。”诗中将夕阳、山色人格化,运用化静为动的表现技巧赋予寻常的夕阳秋景以新的情态,产生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效果;D项,“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出自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该句通过道窄草深、夕露沾衣的具体细节描绘,生动写出了从事农业劳动的体验。诗句未运用化静为动的手法,排除。故本题选择C项。

7.【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学常识的掌握。A项,《葡萄月令》是汪曾祺的一篇抒情散文,文章从一月“葡萄藤”的冬眠开始,一直写到十二月份再次“冬眠”,展现给读者葡萄园中一年的劳动情景。该作品为抒情散文,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B项,《荷花淀》选自《白洋淀纪事》,是孙犁的代表作之一,被称为“诗体小说”。作品融小说、散文、诗歌为一体,具有散文诗式的独特小说风格,全文景物描写清新自如,意境优美,富有诗情画意,语言朴素无华,清丽畅达。符合题干要求,当选;C项,《华威先生》是现代作家张天翼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作品刻画了一个浮夸、傲慢、权欲熏心,“包办抗日”的国民党官僚形象,其最大艺术特点是讽刺手法的运用。作品无关“抒情性”,排除;D项,《装在套子里的人》是俄国作家契诃夫创作的短篇小说。在《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契诃夫塑造了一个性格孤僻,胆小怕事,恐惧变革,想做一个纯粹的现行制度的“守法良民”别里科夫,其主要采用了幽默这一艺术手法来嘲讽丑恶的社会现实。作品创作无关“抒情性”,排除。故本题选择B项。

8.【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掌握。A项,选句出自鲁迅的小说《药》,描写的是小说结尾两个家庭在清明节扫墓的情景。通过对枯草、寒风的描写,显示出环境的寂静,渲染了两位老人上坟时的悲凉气氛。内容涉及传统节日——清明节,但不符合题干要求,故排除;B项,选文出自沈从文的《边城》,描写了湘西的端午节庆场面。内容涉及传统节日——端午节,但不符合题干要求,故排除;C项,选文出自鲁迅的《社戏》,社戏是旧时绍兴春秋两季祭祀社神所演的戏,源于该地农村春秋两季祭祀社神(土地神)的习俗,用以酬福。社戏一般演3天多到10天或10几天。乡村还流行请亲友看社戏的习俗,届时,各户杀宰猪羊,制备酒肴,款待宾客。此类祭祀社神的民俗活动在浙江、湖北、贵州等地均有,但不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故当选;D项,出自曹雪芹的《红楼梦》,描写了两府换门神、换符、贴对联,各家忙年事的热闹场面。内容涉及传统节日——春节,但不符合题干要求,故排除。故本题选择C项。

9.【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虚词知识的掌握。A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屈原的《离骚》,此处的“其”为助词,其调整音节的作用。B项,“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该句出自韩愈的《师说》,此处的“其”为语气副词,起加强揣测语气的作用;C项,“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出自《触龙说赵太后》,此处的“其”为代词,表近指,所指代的是赵太后对他儿子长安君疼爱这件事;D项,“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出自庄子的《逍遥游》,此处的“其”为连词,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故本题选择D项。

10.【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的教学实施能力。A项,举办“英雄在我心中”的主题故事会,意在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革命志士和英雄人物的艺术形象,属于人物形象鉴赏类活动,符合题干要求,当选;B项,教师要求学生阅读阐发《红岩》主题的评论文章,并撰写文献综述的活动,着意于引导学生分析评论文章中论证的逻辑性和深刻性,并体会革命理论著作严密逻辑和崇高精神有机结合的特点,提高理性思维水平。该活动的设计目标不在于“人物鉴赏”,故排除;C项,“参与跨学科的学习互动,并研讨有关《红岩》的历史问题”,此类活动可以加深学生对作品革命背景和人物思想的深刻理解,提高学生口头交流、现场记录、文稿整理、理论论证的能力和水平。活动设计目标不在于“人物鉴赏”,故排除;D项,“参观渣滓洞,获取背景资料并撰写学习体会和感想”,该活动侧重于引导学生通过对作品有关背景的深入了解,来加深对革命活动背景和英雄人物思想境界的深刻理解。活动设计目标不在于“人物鉴赏”,故排除。故本题选择A项。

1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把握。A项,调查结果主要呈现了对课堂提问的重视程度、投入精力等课堂教学现状,调查角度与结果尚不够丰富与,不足以揭示其成因。该项表述错误,排除;B项,表格“对问题设计的重视程度”一栏的数据显示,有94.42%的教师表示重视问题设计。可见多数教师认为课堂提问非常重要。表述符合题干要求,当选;C项,表格数据显示,绝大多数教师“用于设计问题的时间占备课总时间的比例过少”,其揭示的是教师对课堂问题设计投入精力过少的现状,并没有提及总备课过少。此外,教师没有仔细推敲提问的语言的原因,在调查结果中并未提及,不能臆断为备课时间太少。选项不仅混淆了“总备课时间”与“问题设计的时间”,还强加了因果关系,表述有误,排除;D项,首先,调查结果显示,94.26%的教师对教材十分熟悉。其次,综合其他数据进行分析,也不能明确得出“少数教师用于设计问题的时间过少”就是因为对教材不熟悉。因此该项分析不能成立。分析有误,排除。故本题选择B项。

1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写作教学的把握。A项,根据材料对“陈述性知识”与“策略性知识”的阐释可知,“如何运用方法修改文稿的知识”更侧重于写作的具体方法,应属于“策略性知识”。分析有误,排除;B项,“本体功能和现实价值”关系的是写作的特点,应属于“陈述性知识”范畴。分析有误,排除;C项,材料中引用了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结合作者的引用意图,可知,写作教学应该侧重提升语言运用能力。分析正确,当选;D项,曲解原文。材料明确提出,写作教学应该从侧重“写作知识”的讲解,转向侧重“写作策略”的指导,意在比较中说明写作教学重心的转移,强调“写作策略”指导的重要性,并没有提到要避免讲解陈述性知识。此外,结合对写作教学的理解可知,必要的陈述性知识能够加深学生对写作的认识,为写作实践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不应一概避免或丢弃。分析有误,排除。故本题选择C项。

1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教学测试目标的理解与把握。A项,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是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载体。该试题测试借助教材文本、作者意见、美术画像,引导学生运用不同阅读方法探究作品,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素养。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B项,学生解答该测试题目时的主要依据是对文本内容、人物形象,以及作者创作意见的理解,无需借助造型、肌理、色彩、空间等美术知识。因此,该活动旨在考查学生“阅读与鉴赏”“梳理与探究”等方面的阅读素养,而非图像识读、美术表现等艺术素养。分析有误,符合题干要求,当选;C项,该测试选取了作者信件、人物画像作为测试材料,材料的选择与组合角度多样,视野开阔,旨在考查学生对典型人物的理解能力,能够为学生的思考与拓展留有足够的机会和空间。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D项,典型任务是指为评价学生语文素养水平而选取的具有代表性价值的语文实践活动。试题中,“选取最接近阿Q的画像”这一语文实践活动可以看作是这类典型任务,学生通过典型内容的学习,体会典型的思维过程与方法,体验典型的思想情感,呈现典型的学习成果。借助该测试题目,可以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要求选择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故本题选择B项。

1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教学论文的理解与分析。A项,语感是在积累较为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言语活动经验中自觉形成的,若任其自然,潜移默化中语感也会提高,不必一定依靠系统的语理。原材料说的是“要提高语感的品质,必须有一定的语理来调整”,选项混淆了“语感的形成”与“语感品质的提高”。分析错误,排除;B项,材料明确提到“只有知道汉语普通话词汇来源于文言和方言俗语,才会明白……”,可见语感的语体差异主要受文言与方言的影响,选项只提到了方言,表述片面,故排除;C项,语理是对语言现象的理性认识,引导学生从语言现象中提炼概括语理,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述正确,当选;D项,不论是积累、梳理还是探究,都注重发展语感,增强对语言规律的认识,不追求知识点与系统,教师切忌生硬灌输一些语言学条文。但语理的学习,不能完全依靠学生自主学习,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有必要参与其中,进行适当的鼓励与引导,给予学生一定的方法点拨。分析错误,排除。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故本题选择C项。

15.【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阅读教学中的教学反思。A项,该教师采用较为简单的“整体感知——分析探究——拓展运用”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在阅读与交流中加深对文本内容的认识,深化对咬文嚼字精神的理解。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又突出了学生主体,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干要求,故排除;B项,课堂问题生成后,该教师应当给学生足够的思考与阐释空间,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逐渐发现本文脉络清晰、论证缜密、选材独具特色等特点。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干要求,故排除;C项,结合个人经验拓展阅读,能够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与情感体验,从而深入文本的理解,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干要求,故排除;D项,教师的进一步追问,能够引导学生理解本文“通过具体事例引出要论述的观点”的论证逻辑,且能够深入探究本文论证精密严谨、事例充分典型、分析丝丝入扣的特点。故本题选择D项。

二、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20分,第17题8分,第18题12分,共40分)

16.【参考答案】

(1)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促进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在案例中,教师先给学生解释化用的概念,示范讲解其妙处,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引导学生思考、交流,促进了学生语言、思维、文化及审美能力的发展。

②《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指出,应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个性化阅读。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集体研讨、交流发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理解乡愁的丰富内涵奠定了基础。

(2)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案例中,教师先讲解“化用”的概念,再示范讲解其妙处,起到了很好的引导示范作用,教师对鉴赏步骤提示明确,学生对要完成的任务非常明确。

②转变学习方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案例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并且加强诗文的诵读,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学生能够深刻理解诗歌中蕴含的情感,而且能够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中,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促进了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17.【参考答案】

错别字:“满堂采”改为“满堂彩”;“调察”改为“调查”,“贴子”改为“帖子”

病句:“但你可能因为善举而被讹诈,面临被家属、官司赔款纠缠。”改为“但你可能因为善举而被讹诈,面临被家属、官司赔款纠缠的困境。”

18.【参考答案】

优点:

①观点明确。本文围绕着“扶不扶”这一社会话题,从道德和社会保障机制等方面阐述,观点明确,立意深刻。

②论证结构清晰、论证方法多样。全文先提出“扶不扶”这一话题,接着列举了“彭宇案”“奔驰大叔”等故事来论证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最后提出解决措施。论证结构明确、层次清晰。

三、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9题20分,第20题20分,第21题25分,共65分)

阅读文本材料和具体要求,完成第19-21题。

19.【参考答案】

(1)教学目标:

①掌握诗歌中重点实词虚词,掌握七言古诗的一般特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掌握作者李白的生平信息和文章的创作背景。

②通过反复朗读,把握诗的内容和形式,整体感悟诗歌的壮丽奇特的意境;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掌握李白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的基本特点,即丰富的想象和极度夸张。

③体会李白对光明、自由的渴求,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以及蔑视权贵、不卑不屈的叛逆精神;体味李白诗歌的积极浪漫主义风格;激发对古代诗歌的热爱之情。

(2)确立依据:

①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学目标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展开,因此我确立了三维教学目标。

②依据新课标(2017版)要求:要了解诗歌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要根据诗歌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丰富传统文化积累,汲取思想、感情和艺术的营养,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由此我确立了以上的三维教学目标。

③单元介绍对教学作出了一定的指导:学习本单元,要反复朗诵,置身诗境,借助想象和联想,将作者描绘的意象再现到自己的脑海中,阅读作品时,还要根据作品中的意象自身的特点和组合方式,以及情与景的关系,体会独特的意境。因此我设立了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

④本文的内容特点:此诗以记梦为由,诗人运用丰富奇特的想象和大胆夸张的手法,组成一幅亦虚亦实、亦幻亦真的梦游图,抒写了对光明、自由的渴求,对黑暗现实的不满,表现了蔑视权贵、不卑不屈的叛逆精神。诗构思精密,意境雄伟,内容丰富曲折,形象辉煌流丽,感慨深沉激烈,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因此我确立了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⑤学生的学习水平:高二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有一定诗歌文言文积累,但受生活经验限制,对文中所要表达的对自由的向往,对权贵的蔑视等情感并不能很好地理解,也不能够在情感上完全树立此意识,因此我设立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20.【参考答案】

教学目标:体会李白对光明、自由的渴求,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以及蔑视权贵、不卑不屈的叛逆精神;体味李白积极浪漫主义风格;激发对古代诗歌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朗读全诗,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自行疏通文意,教师重点讲解学生难懂诗句,扫清阅读障碍。思考:文章的结构

明确:全诗分为三节:入梦原由、梦游仙境、抒情表态。

二、深入研读

1.齐读第一节,思考:既然题为“梦游天姥”,为何开篇要“谈瀛洲”?

明确:“烟涛微茫”的瀛洲与“云霞明灭”的天姥同样神秘而又美妙。然而瀛洲的“信难求”让人怯步,而天姥的“或可睹”则成了一种强烈的诱惑。如此以瀛洲陪衬天姥,以虚衬实,不仅给天姥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美妙的面纱,而且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念头。

追问:除了瀛洲外,此段中还提到了哪些山?有何作用?

明确:还提到了五岳、赤城和天台,从而衬托了天姥的雄峻巍峨,进一步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强烈愿望。

2.学生齐读第二节,同桌间讨论:或以时间为序或以地点为序,指出本段共描绘了几幅图景,并用词归纳每一幅图景的特色。

明确:

①月夜渡湖:诗人一入梦幻,一夜之间飞过镜湖,在湖光月色的照耀下又飞到剡溪,降落在谢灵运当年曾经歇宿过的地方;景色寂静清幽

②山之日景:诗人穿上了谢灵运当年穿的木屐,登上了青云梯,直向高耸入云的山径攀登;景色壮美奇绝。

③山之夜景:千岩万转,夜幕降临了,从山谷传来的熊的咆叫声,龙的吟啸声。巨大的声响震得山石、泉水、森林、峰峦都在发抖。此时,天气也急剧地变化,眼前呈现一个光怪陆离的神奇世界;景色离奇险怪。

④仙人登场:闪电划过天际,惊雷震响长空,山峦崩塌,大地动摇。仙境的石门轰然一声从中间打开,云中的神仙们披着彩霞作为美丽的衣裳,架着长风纷纷赶来,参加盛大的宴会;场景壮丽辉煌。

再次追问:诗人描绘一个什么样的梦境?诗人的心情如何?

明确: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离奇变换,五彩缤纷的梦境。特别是仙人登场的画面。此时诗人心神完全解放,自由、盛大、热烈的场面,像是在迎接诗人的到来。

3.大声朗读第三节,思考:正当梦入高潮时,作者却“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梦境突然地消失了,面对现实,作者禁不住长嗟短叹,作者感叹了些什么呢?

明确:此诗所描写的梦游,也许并非完全虚托,但无论是否虚托,梦游就更适合于超脱现实,更便于发挥其想象和夸张的才能。反映诗人傲视权贵、渴望自由的精神。写神仙世界的美丽,反衬出现实世界的丑恶,表明对现实、对权贵的憎恶。写幻想是为“不事权贵”的立场服务。流露出了人生如梦幻,行乐须及时的消极避世思想。

4.再次朗读全诗,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鉴赏名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分语文小组进行讨论,教师巡视点评,各组推选代表回答。

共同明确:诗人的思想是曲折复杂的,但是它的主要方面是积极的,富有反抗精神的。表达了诗人宁愿寄情山水,也决不向权贵屈服,也决不取悦于世而苟且偷生,充分显示了诗人的反抗精神和豪迈气概。

三、拓展延伸

大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并讨论:作者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笔墨来描写梦境呢?体现了诗歌怎样的艺术风格?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明确:构思上最突出的特点是想象奇特,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借助梦游的形式来展示一个个奇景,使本文具有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大量的运用了衬托、比喻、夸张、对比等手法,使幻想中的景物活灵活现,写仙境的美妙是为了反衬现实的丑恶,写自己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正是为了表明对黑暗现实的厌恶。也就是说,诗歌的前半部分用梦的形式曲折地表达出来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21.【参考答案】

活动名称:穿越时空,读懂李白。

活动形式:按语文小组分组,探讨“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性格,是否本诗的题眼。

活动过程: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构思精密,意境雄伟,内容丰富曲折,形象辉煌流丽,感慨深沉激烈,那么请同学们按照语文小组,四人一组,思考并讨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体现了作者什么的性格,诗评家认为这是本诗的诗眼,你是否同意这样的观点,是如何理解的。在学生讨论时,教师进行巡视指导,10分钟后,各组选派代表进行发言,组员可以进行补充,小组间可以互相进行提问、辩论,教师进行反馈点评。

师生共同明确:虽然诗人在诗中的思想是曲折复杂的,但是诗歌的前后是一致的,都是在写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只是诗歌的前半部分用梦的形式曲折地表达出来,而后半部分诗人则是直抒胸臆。诗歌中的情感主要方面是积极的,富有反抗精神的。而这句话更是凝聚了诗中的思想精华,这铿锵有力的十六个字,是诗人思想和个性的体现,表达了诗人宁愿寄情山水,也决不向权贵屈服,也决不取悦于世而苟且偷生的性格,充分显示了诗人的反抗精神和豪迈气概。因此可以说这句话是诗歌的题眼。

相关推荐 : 2022教师考试课程 【深圳教招】 【教资面试

其他有需要帮助的吗?欢迎进入2022教师考试咨询快捷通道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教师资格<

招考信息

报考指导

阅读资料

考试题库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